发布时间:2023-02-28 10:55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创刊于1955年7月,双月刊,是由国家教育部主管、吉林大学主办的综合性学术理论刊物,由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编辑部出版。以弘扬先进文化、繁荣学术研究为己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学术导向,倡导学术观点创新、学术体系创新和研究方法创新,努力为提出新理论、形成新学派、取得新成果搭建理论平台。
办刊宗旨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在办刊上注重思想性与学术性的统一,理论性与实践性的统一,科学性与时代性的统一,既倾心探索学术理论,又密切把握时代脉搏,追踪学术热点,关注理论前沿,走一条理论联系实际、学术结合时代之路,刊发了一批在学术界产生广泛影响的学术力作,形成了鲜明的风格和特色,以高雅的学术品位和严谨的学风,在学术界和期刊界赢得了良好的声誉,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
主要栏目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依托本校的学科优势,开设'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研究'、'东北亚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边疆考古与华夏文明'、'数量经济理论及应用'等特色栏目和 '探索当代中国哲学的道路'、'法律全球化研究'、'政治文明与政府治理'等专题栏目,面向国内外学者征集优秀稿件,努力把特色专栏办成反映本领域最新研究成果的前沿阵地,根据学术热点和时代特点不断推出专题栏目。学报遵循吉林大学'求实创新,励志图强'的校训,倡导潜心钻研,实事求是,厚积薄发的严谨学风,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谋发展,立足本校,面向国内外,刊发了一批在学术界产生广泛影响的学术力作,形成了鲜明的风格和特色。
获奖情况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不仅是'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全国'综合性人文社会科学类核心期刊'、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还多次获得各种期刊奖项。1995年在首届全国社会科学期刊奖评选活动中,荣获'优秀社科学术理论期刊奖提名奖';1999年、2002年连续两届被中国人文社科学报学会评为'全国双十佳社科学报';多年来连续获得'东北三省优秀社科期刊'和'吉林省社会科学十佳期刊'的荣誉称号;2004年在'第一届北方优秀期刊'评选活动中被评为'十佳'期刊。尤其是在教育部启动的名刊建设工程中,经过专家的严格评审,于2003年底首批入选'教育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名刊'建设工程。
历史沿革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创刊于1955年7月,是在著名教育家、东北人民大学校长匡亚明先生的亲自指导下创办的。创刊时刊名为《东北人民大学人文科学学报》,匡亚明校长在创刊号上亲自撰写了题为《进一步开展学术研究和学术批判工作》的发刊词。《东北人民大学人文科学学报》由东北人民大学人文科学委员会编辑出版季刊,首任主编是著名经济学家关梦觉教授。1958年,东北人民大学更名为吉林大学,《东北人民大学人文科学学报》也从1958年第3期起更名为《吉林大学人文科学学报》,出版季刊至1960年第3期。1960年第4期起易名为《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出版季刊至1964年。1965年休刊一年。1966年易名为《吉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继续出版季刊,由吉林大学学报编辑委员会编辑出版,主编由吉林大学副校长何礼同志兼任。但由于受'文革'的干扰,1966年只出版1期。1967至1972年停刊6年。1973年学报复刊,刊名为《吉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出版季刊至1974年底。1975年,《吉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被确定为中共吉林省委的理论刊物,易名为《理论学习》,由理论学习编辑部编辑出版双月刊至1976年底,1977年改出月刊一年,1978年又改出双月刊。从1978年5期起,改名为《吉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出版双月刊至1979年底。从1980年第1期起改为现名《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出版双月刊至今。
学科研究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为人文、社会科学综合性理论刊物。本刊注重反映本校及国内外专家、学者在政治学、哲学、法学、史学、经济学、管理学、文学、语言学、社会学以及日本、朝鲜、俄罗斯、美国问题研究等学科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同时着眼于应用科学,积极反映研究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有关重大问题的研究成果。
期刊收录论文目录:
吉林大学公共外交学院简介
2+177公共外交时代
刘德斌5-19+171软权力与公共外交
奈仁·奇蒂;颜震20-27+171韩中公共外交与人文纽带
李熙玉28-33+171关于中国公共外交发展的思考
王秋彬34-39+171-172论合同目的及其不能实现
崔建远40-50+172协商解决环境纠纷机制的选择
赵惊涛51-58+172转型经济情境下新企业知识整合模型构建
蔡莉;郭润萍59-67+172微观经济学中的数量分析思想及其新挑战
李金华68-74+173中国“半城镇化”困局的成因及破解机制——基于1981至2012年城镇化数据的实证研究
杜书云;牛文涛75-83+173我国经济周期对投资策略的影响研究
王倩;刘晛84-91+173西方信任社会研究反思
董才生;接家东92-97+173-174
相关论文范文:
【摘要】2008年下半年以来,全国各地出租汽车罢运的群体性事件不断,成为社会关注的一大热点。这种看似突发的事件,其实有多方面深层次的原因。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出租车驾驶员经济和社会地位下降,其比较“平和”的表现是驾驶员流失严重。本文在分析驾驶员流失原因的基础上,提出稳定驾驶员队伍的几点措施。
【关键词】 出租车驾驶员 劳动力流失 以人为本
出租汽车驾驶员曾经有过辉煌的过去。改革开放初期,出租汽车驾驶员这一体面的职业,曾当仁不让地跻身于社会十大高收入行业之列,其地位可与当时大型国企的党委书记媲美,被戏称为“挡位书记”。然而,事过境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改革的不断深化,高收入群体和行业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出租汽车驾驶员经济收入呈现出相对停滞的状况,从而被人们称之为社会十大最累行业之首。驾驶员纷纷跳槽,特别是许多年轻人。以上海某出租汽车公司2006年和2007年劳动力流失的数据为例,2006年该公司因各种因素离职的驾驶员人数为1232名,流失率达到12.4%;2007年流失率高达17.2%;劳动力出现了比较明显的加速流失趋势。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版权所有:大连集群智慧科技服务有限公司 ICP备案:辽ICP备2021010330号-1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ICP/EDI)许可证:辽B2-20230179 手机版